荻港古村有一家很有名的茶楼叫“一元茶楼”,据了解这家茶楼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茶楼的掌柜叫潘平福,他是茶楼的第四任掌柜,今年已八十有余,接管茶楼也快六十年。天天早上4点,茶楼便陆陆续续有客人进门,有来喝茶的,有在这里吃早饭的,有找老熟人聊天的,茶楼热闹非凡。
一元茶楼以前叫聚华园茶楼,非常早以前这里的茶水只卖5毛钱一杯。到了2011年,在茶客们的一再需要下,掌柜才把茶水涨到一元钱,也有了后来“一元茶楼”的招牌。来这里喝茶的大多是村里的老人,很多人会自带茶叶和茶杯,他们到这里,不止是为了喝茶。老友聚聚,聊聊天,消磨消磨时间,到点了,该做什么做什么去。与其说是茶楼,不如说是老人聚会的场合,对于习惯了的人,一天不去就会感觉闷得慌。
店里的唯一伙计张松青老人是一位聋哑人,今年75岁,30年前就在店里当伙计,天天凌晨3点起床开始忙活,屋里屋外,又是电又是火,他要烧好足够的水,赶在大伙到来前把店里所有暖瓶装满开水。
由于茶楼卖茶太实惠,茶楼要亏钱,老人有一门技术,那就是给人理发。掌柜潘老人14岁开始学理发,凭技术赚钱,贴补卖茶水的亏空。就这么一家普通的茶楼,却在今年5月忽然火了,那是由于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元茶楼。
今秋一个晴朗天,我来到了坐落于湖州南浔的荻港古村,慕名来到一元茶楼,不巧的是茶楼在装修,歇业了。茶楼门口的连廊上,坐着几位老人,老人说:“十一国庆节后重新开张。”征得看管阿姨赞同,我进了一元茶楼内堂,一间大约百来平米的大堂,旧椅桌堆在一边,还有那两张旧得不可以再旧的老式理发椅。墙上横七竖八的旧电线,连着各种旧插座和电开关,墙龛里放着各种瓶瓶罐罐和搪瓷茶缸,看上去陈旧凌乱。再往里走,正对茶楼门口的墙壁两侧,各有一个门洞,门洞不大,不足一米宽。我从右边的门洞走进来,里面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象。


一个小合院,合院中间是一个只有几个平米大小的小天井,天井放着一只大水缸,正对面是一个小戏台,戏台离地面有过肩高,四周的木质建筑,雕梁画栋,很考究,精美至极。戏台中央的上方挂着一个牌匾,匾上“聚华园”三个烫金大字,特别耀眼。两边是打开式厢房,进门左边厢房后面有个小楼梯上戏台,右边厢房后面的小楼梯通到楼上。顺着楼梯上了楼,楼上整个楼面呈“U”型摆布,几张旧式厚重的八仙桌,桌子四周围着四条板凳。木板墙壁三面开窗对着天井采光,靠着窗台,可以俯瞰楼下的戏台,这应该是古时茶楼楼上的雅座了。整个建筑设计很精美,小巧,让人叹为观止。


刚从茶楼内庭楼上下来,听到门口看管的阿姨在催促,由于想进去参观的人太多,担忧正在装修中的施工场地不安全,她要锁门了。目测按现行施工近况,国庆后重新开张时间上有点悬,也不能而知,重修装修后的茶楼又会是如何一番景象,毕竟知名度高了,成网络红人了,慕名而来的人也多了。


小小的茶楼,茶水还卖一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