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是国内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拥有我们的语言。
水族有很多传统节日,主要有端节、卯节、苏宁喜节、荐节、敬霞节等,最隆重的当推“端节”。
端节,又叫瓜节,水族人称之为“借端”,“借”就是水语“吃”的意思,是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等地的绝大部分水族区域都过这一节日,与汉族的新年相似。
水族有我们的历法,“端节”是以水书水历推算出来的。就选择在水历12月至次年2月(等于阴历8月至10月),每逢亥(猪)日,各地依传统分批节日。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末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在水族中,有“过端不过卯,过卯不过端”的传统区别,而且各区域节日的先后次序是不可以颠倒或混淆的。关于这种风俗,较一致的故事是,古时候水族的祖公拱登有两个儿子,哥哥被分住到上边内外套区域,弟弟被分住到下边的九阡区域。原先约定好,丰收后到祖公处团聚庆祝。后来感到相距路远,往来不便,就决定哥哥过端节,弟弟过卯节。到了现在,各地水族基本上是同宗同姓的一同节日。
端节时,年轻人男女在“端坡”周围奏乐歌舞,而且举行赛马、斗牛、文静演出、放映电影、亲友欢聚会餐等活动。邻近的苗、侗、布依、壮、瑶、汉等兄弟民族上万人前来参加。
端节之前,家家洒扫庭院,居室内外整理得干干净净。节日的前一天,节日村寨敲响铜鼓,辞旧迎新。节日里杀鸡宰鸭吃新谷,并要以鲜鱼炖汤,筹备好新米鲜汤招待亲朋。除夕(戌日晚)和初中一年级(亥日)晨祭祖,忌食荤,供品不可以有鱼以外的其它肉类,忌荤但不忌鱼。祭祖的主品是鱼包韭菜,缘由是传闻先大家曾以九种菜和鱼虾做成的药驱除过百病。它的做法是将韭菜、糟辣及葱、姜、蒜等调味品填进洗好的鱼腹,捆扎后清炖或清蒸而成。
卯节,水语称之为“借卯”,只不过三都县九阡区域和与之相临的荔波县部分区域水族人过的节日。与端节一样,也是分期分批节日,日子要选在插秧结束之后的水历9、10月(农历5、6月)的卯日,并以辛卯日为上吉日。不过卯节是分四批轮流过。因为“端节”和“卯节”事实上都是春节,故过端节的区域不过卯节,过卯节的区域不过端节。
苏宁喜节,水语是“水历4月丑日”的意思,水族民间节日,时间在水历的4月丑日,即阴历12月丑日。据水族传闻,这一天是“生母娘娘”向人间送子嗣的日子,所以又叫“娘娘节”,节日的主要内容就是祭祀生母娘娘。
荐节,水语是“正月”的意思,也叫“借荐”,是受汉族过新年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节日,事实上也就是过新年。过荐节的区域一般不过端节和卯节。
敬霞节,“霞”是水语“水神”的意思,敬霞又叫“拜霞”,也就是敬拜水神,是水族人原始宗教崇拜的一种具体体现,主要在三都县九阡区域及其毗连区域过此节。敬霞节并不是每年都过,相隔两年、六年、十二年不等。具体时间有水书先生依据《水书》推算。
专题来源:民俗节日
http://www.youxiake.com/min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