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


▲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StationAmsterdamCentraal)
在巴塞罗那时语言学校的同学芃芃和楼主商计去荷兰的计划,7月大家买好机票,动身前往低地之国的首都—阿姆斯特丹,下了飞机大家乘坐近郊火车抵达市区的中央火车站,去宾馆放好行李后筹备开始大家的旅程!


楼主和芃芃下了飞机肚子都咕咕叫了,由于欧洲境内大多数的航班都不提供食物,三明治和饮料之类的也是要收费的。在火车站内我们两个发现了一个自动汉堡贩卖机,贩卖机自动使汉堡处于热乎乎的状况,有十种不一样的口味,价格在2.5欧元至4欧元不等。出于好奇和饥饿大家掏出了几个钢板买了两个汉堡,味道还很好喔!


中央火车站外的电车


懒得坐公共交通了,打个车直奔第一个要游览的水坝广场。


水坝广场


▲水坝广场(DeDam)
水坝广场坐落于阿姆斯特丹老城区的中心,距离中央火车站仅有750米,广场东西长200米,南北约100米,这里过去是阿姆斯特丹唯一的市中心广场,阿姆斯特河过去流经广场,河上的第一个水坝就建在这里因此而得名。“Amster-dam”意思是阿姆斯特河上的水坝,所以阿姆斯特丹这座城市的名字是这么由来的。广场的西面是新古典主义的王宫,王宫北侧是新教堂,广场南侧是杜莎夫人蜡像馆,广场东侧是国家纪念碑。


▲阿姆斯特丹王宫(KoninklijkPaleis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王宫是荷兰王国的四座王宫之一,坐落于水坝广场的西侧,王宫前的阿姆斯特河汊直到1858年后才被填平。阿姆斯特丹王宫自1655年荷兰黄金年代时兴建,当时是阿姆斯特丹的市政厅,后来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征服荷兰后,于1806年将弟弟路易·波拿巴(LouisNapoléonBonaparte)任命为荷兰国王,史称路德维克一世,这座市政厅在1808年也就改为了路德维克一世的王宫。


▲阿姆斯特丹新教堂(NieuweKerk)
阿姆斯特丹新教堂紧挨着王宫,1408年因为城市人口增加,原有些老教堂不敷用,乌德勒支主教批准阿姆斯特丹成立第二个本堂区。在1421年和1452年,新教堂两次遭遇大火,1645年几乎完全烧毁。此后新教堂重建为哥特风格,19世纪重建时加如不少新哥特式元素。
现在新教堂目前已经不再举行宗教活动,而是用作展览和演奏会的场地,但皇室的加冕典礼和结婚典礼都需要在这里进行,大家去的时候刚好赶上近期的一次新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Willem-Alexander)的加冕典礼。


威廉-亚历山大国王(Willem-Alexander)和马克西玛王后(QueenMáxima)


▲达姆拉克大街(Damrak)
达姆拉克大街是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一条街道,介于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和水坝广场之间,南北走向,是大家从火车站进入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主要街道,大街坐落于阿姆斯特尔河挨近水坝dam处的直线部分rak,因而得名(Damrak)。
因为在20世纪初,过去的证券交易平台大楼,雄伟的BeursvanBerlage大楼,和其他一些与金融活动有关的大楼矗立于此,“达姆拉克大街”是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平台的代名词。


▲蜂巢百货公司(DeBijenkorf)


▲Industria-Haus大楼


▲国家纪念碑(NationaalMonument)
国家纪念碑建造于1956年,位于王宫的正对面。这座纪念碑是由荷兰建筑师DutcharchitectJ.J.P设计,纪念碑的雕塑是由约翰·Rädecker和他的儿子汉和扬·威廉·Rädecker雕刻。每年的5月4日在此举行全国性的追忆仪式,以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随后在武装冲突中的伤亡职员。


国内素有自行车帝国的称号,但早就听闻荷兰是自行车王国,在荷兰自行车的用法率世界第二。在水坝广场的一侧骑自行车的大家在等红绿灯,这在欧洲确实是另一番形象。


广场上骑独轮车的卖艺人


▲马格纳购物中心(MagnaPlaza)
马格纳购物中心坐落于王宫的后面,大家逛到这里后筹备前去杜莎夫人蜡像馆。
杜莎夫人蜡像馆


▲杜莎夫人蜡像馆(MadameTussaudsAmsterdam)
在水坝广场闲逛了一圈后,楼主和芃芃筹备前去最有兴趣的杜莎夫人蜡像馆,杜莎夫人蜡像馆坐落于正对王宫的左边。杜莎夫人在74岁高龄时,在伦敦贝克街设立一座永久性的蜡像展览馆,后来在世界各地开设分馆,而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第一家分馆。


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入口


▲安妮·弗兰克(AnneFrank)
安妮·弗兰克是一名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人,1942年7月6日随家人藏匿于阿姆斯特丹王子运河畔的一栋公司大楼的三四楼。安妮用爸爸在她13岁过生日时送给她的日记本记录了躲藏期间的生活直至被捕,1944年8月4日的早上,德国秩序警察从告密者得到线报,警察闯入后把所有藏匿的人都被逮捕送到荷兰的韦斯特博克集中营,而安妮姊妹最后被转送到伯根-贝尔森集中营,至于告密者的身分到今天未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藏匿于大楼内的人只有安妮的爸爸奥托幸存,他感动于安妮曾于日记中多次提到自己想成为作家的意愿,奥托开始考虑把日记公开出版,这就是大家目前能看到的《珍妮日记》。


▲列宁(Ле́нин)


▲威廉明娜女王(QueenWilhelmina)
威廉明娜女王1898年9月6日在阿姆斯特丹正式登基,她统治荷兰长达50年。20世纪初,荷兰国内有反革命党、自由党、社会党的对立,但威廉明娜女王在一战中努力保持国家的中立冀望于和平。二战时于1940年德军入侵荷兰,女王和王族与政府流亡至英国,在当地打造荷兰流亡政府,女王在当地用收音机对荷兰的民众精神喊话。1945年德国战败女王等人重返故土重建国家,但随后17世纪以来的殖民地印尼在1948年独立。


▲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Willem-Alexander)和王后马克西玛(QueenMáxima)
2002年2月2日,威廉-亚历山大与麦西玛·索雷吉耶塔在阿姆斯特丹的新教堂结婚,麦西玛是个有巴斯克、葡萄牙和意大利血统的阿根廷人,结婚以前在纽约市担任一名投资银行家。因为新娘的爸爸之前在1970年代的阿根廷军政府任职,致使他们的婚姻引发重大争议,婚姻他们育有三女。


▲贝娅特丽克丝公主(PrincessBeatrix)
贝娅特丽克丝公主生于荷兰巴伦,是朱丽安娜女王和贝恩哈德亲王的长女。1940年时由于纳粹侵略荷兰随妈妈与祖母流亡到英国,后来经由加拿大总督夫人艾莉丝的帮助前往加拿大,并在该地同意基础教育。1945年战争结束后返回荷兰,1948年其母朱丽安娜继承王位后,她成为荷兰王储。
1980年4月30日朱丽安娜女王让位,于是贝娅特丽克丝登基继承王位,成为荷兰第六代君主。2002年时老公克劳斯去世,下面2004年时妈妈朱丽安娜去世,接连不幸的消息打击女王。2013年1月28日贝娅特丽克丝女王宣布于2013年4月30日退位。


▲英国首相丘吉尔(Churchill)


▲007詹姆斯邦德(JamesBond)


▲《怪物史瑞克》中的菲欧娜(PrinzessinFiona)


▲E.T.


▲白宫内的总统办公桌


▲约翰·肯尼迪总统(JohnFitzgeraldKennedy)


▲乔治·沃克·布什总统(GeorgeWalkerBush)


▲罗马天主教会第265任教皇本笃十六世(BenedictusXVI)
本笃十六世是罗马天主教会第265任教皇,本名约瑟夫·阿洛伊修斯·拉辛格(IosephusAloisiusRatzinger),2005年4月19日被选为教皇,2005年4月24日正式就任,现在领衔“荣休教皇”。本笃十六世通晓10种语言,就任前为德国籍枢机,由保罗六世册封,是第八位德国籍教皇。


▲玛丽莲梦露(MarylinMonroe)


▲贾斯汀·比伯(JustinBieber)


▲美国歌手碧昂丝·吉赛尔·诺斯(BeyoncéGisselleKnowles)


▲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JosephJackson)


▲鲍勃·马利(BobMarley)
鲍勃·马利于1945年2月6日生于牙买加的圣安娜区的帕里什,1950年代中期马利与由妈妈搬到京斯顿的贫民窟生活,马利的童年时光都在贫民窟中度过,音乐和足球是唯一能给他开心的东西。在这段日常,马利看到了世间的贫困与艰苦,从中他掌握了关爱与包容。家庭与童年生活也是影响他日后致力于反种族主义与社会运动的由来。
1960年代马利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并在1964年与另五名团员组织了“WailingWailers”乐队,刚开始马利尝试斯卡曲风(Ska),后来日渐将雷鬼、rocksteady融入我们的音乐风格中,进步成目前的雷鬼乐形式。1981年,马利在美国迈阿密病逝,终年36岁,他最后留给儿子齐吉的一句话:“生命是资金所买不到的”。他的第十张专辑《Legend》于去世三年后发行,是雷鬼乐界最畅销的专辑,在美国得到了十次白金唱片,世界销售量达两千万张。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


▲文森特·梵高(VanGogh)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Dalí)
萨尔瓦多·达利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由于其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他与毕加索和马蒂斯一同被觉得是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3位画家。达利是一位具备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艺术家,达利由于大家触目惊心、与梦有关的超现实主义画面所熟悉。他的作品将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静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方法让人惊奇地混合在一块。
除此之外达利的绘画艺术同时与电影、雕塑和摄影艺术接轨,促成了与影像艺术家的丰富合作。达利有着塑造极具个性又能得到认同的作品风格的独特绘画才能,这种风格振奋人心并让其他革新都相形见绌,最知名的作品之一是1931年创作完成的《记忆的永恒》,他有一种对做出出格的事物而引起别人注意的狂热喜好,并影响至他的公众艺术形象,使他的艺术喜好者与评论家异常烦恼,1982年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封他为普波尔侯爵。


▲西班牙著名画家巴勃罗·毕加索(PabloPicasso)


▲兰斯·阿姆斯特朗(LanceArmstrong)
兰斯·阿姆斯特朗是一名美国公路自行车赛职业车手,他出生于美国德州,因从睾丸癌中康复过来后连续7次获得环法自行车赛冠军而闻名。他的成功让一些人给环法自行车赛取了一个绰号“TourdeLance(兰斯之旅)”,2012年十月23日,美国反禁药组织宣布阿姆斯特朗长期用禁药,国际自由车总会随后宣布褫夺阿姆斯特朗七个环法自行车赛头衔、追回300多万USD的奖金,并且终身禁赛。


▲大卫·贝克汉姆(DavidBeckham)


参观结束后,在通往出口的楼道内有一块印有“谢谢”和“再见”的牌子
喜力啤酒体验馆


▲喜力啤酒体验馆(HeinekenExperience)
提起荷兰脑海里总能出现很多关于风车、红灯区和“绿叶子”的记忆,但在啤酒届最著名的品牌,来到荷兰不能不提的还有喜力啤酒!走在大街小巷上,不时在某个街角或小酒馆门口都能看到“Heineken”的标志。


同行的芃芃同学在宾馆睡觉,所以楼主一个人拿起相机一个人前往,喜力啤酒体验馆坐落于Stadhouderskade大街78号,正好离着大家入住的宾馆不远,直接步行就可抵达。Now!就让大家进来饮上一杯清凉一下吧!Go!


喜力是一家荷兰酿酒公司,1864年由谢拉特·艾迪恩·喜力(GerardAdriaanHeineken)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创立,2006年喜力在世界65个国家拥有超越130家酿酒厂,聘请约6万人,共酿制超越170种顶级、区域性及特制啤酒。


过去的酿酒容器


喜力啤酒商标的演变


过去盛行一时的啤酒瓶


过去的铁质印有“喜力”啤酒杯


法国总统颁发的荣誉勋章


参观过一系列的喜力历史和进步后,一位员工给大家介绍用于酿造喜力啤酒的材料:水(Water)、大麦(Barley)、啤酒花(Hops)和酵母(Yeast).


酵母、啤酒花和大麦


过去的啤酒酿造车间


酿酒炉内部


一连串的各种阀门


大麦搅碎机


坐落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喜力酿酒厂于1988年关闭,建筑物被改装成为喜力体验馆,但仍保留喜力酿酒厂的字样,体验馆展出喜力啤酒的历史及酿造过程。


马儿们以前是用来拉材料和啤酒的,马厩也保留了下来。


进入这个展厅游客们围在喜力商标中的红五角星形状的桌子前,员工第一给每位前来的游客分发一杯喜力啤酒,并且解说了关于喜力啤酒泡沫之类的常识,最后员工和五湖四海的游客举起啤酒,一同举杯“Cheers”来品尝喜力。


喝完了体验馆赠饮的啤酒后,下面就是游客们自行娱乐的地方了。


一个可以加上喜力标志的照相机,编辑后输入游客的邮箱就能收到。


喜力啤酒墙


过去做过各种足球队赞助商的喜力


最后在出口前是游客们自费畅饮的大厅,看照片中的游客们边喝边聊的好嗨!这个地方还是合适大伙伙一块喝才有氛围!一个人我就不逗留了,筹备回去找芃芃同学汇合!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HetRijksmuseumAmsterdam)
上午和芃芃同学一块前往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由于馆中有很多以前在美术书中见到过的名画,国立博物馆是荷兰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同样也是荷兰的国家博物馆。大家远远的就能看到国立博物馆宫殿式气势恢宏的外观,馆内的藏品更是数不胜数,但最引人注目的是荷兰黄金时期的绘画。


博物馆前花丛中盛开的花朵


国立博物馆正下方却不是大门,而是可以走自行车和行人的非机动车辆道,穿过这条红色砖块铺成的小路右转便是博物馆的大门了。


▲《夜巡》(TheNightWatch)
夜巡是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RembrandtHarmensz)的名画,现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馆,此画所描绘的其实是白天队长与副队长(画面中间两位人物)的景象,因光线昏暗而被误为是描绘夜间,画中人物确有其人,有的人觉得此画隐藏某些故事另有内涵。画中人是订画的当事人,订画的当事人不满伦勃朗把自己画得不了解,所以遭受画中当事人和画坛的恶意批评,伦勃朗也因此声誉暴跌。
此画为伦勃朗受雇于阿姆斯特丹射手连队为其所作的肖像画,伦勃朗一改以往肖像画中人物根据尊卑顺序排列的原则,另辟蹊径作出舞台化的成效。值得一提的是画面中出现的一个小姑娘,逻辑上讲小姑娘出目前这幅画中是十分不合时宜的,但伦勃朗的处置使其并不十分突兀,看上去十分自然。同时小姑娘的色调与后排的暗色调形成了对比,现多觉得小姑娘是光明与真理的象征。


▲《十一区民兵连队长》


▲《圣尼古拉斯节》
荷兰的12月是圣尼古拉斯的节,在荷兰庆祝该节日已经进行了几个世纪,好孩子可以从圣人那里收到礼物。图画中前面的小女孩得到了一个装满零食的水桶,左侧在哭泣上的男生只得到了放在鞋里的用树枝捆绑的鞭子。JanHavicksz.Steen是一个天生讲故事的人,他成功地融合了所有些时尚的元素在这张图画中。


▲《穿蓝衣的女生》
为何这幅肖像花这样受青睐?由于它描绘了一个可爱的孩子穿着她最美的衣服在星期天,因为是当天的风俗,年轻女生被描绘成一个小大人。不幸的是,目前大家对她的身份或她的家庭一无所知,或许她和肖像画家JohannesCornelisz.Verspronck一样居住在哈勒姆。


▲《开心的家族》
画中热闹的家庭产生了不少噪音:爸爸声嘶力竭地唱歌,母亲和奶奶在附和,孩子们要么吹管乐器,或抽着长烟斗。


▲《挤奶女工》
挤奶女工在楼主的脑海里记忆尤为深刻,首次看到这副画是在初中美术课本里,没想到几年后的今天能在原作中驻足赏析。画中婢女在倒奶,工作是她的全部,除去正在倾倒出来的牛奶流,所有仍是不变。
JohannesVermeer把这个简单的平时活动,使其成为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绘画的主题—屹立在明亮房间里的一尊女性雕像,JohannesVermeer也有以眼光怎么样数百五颜六色的圆点来饰演过的物体表面。


▲《舞蹈课》
画中这类儿童正在教一只小猫跳舞,小姑娘在吹奏乐器17世纪的音乐。小猫尖叫着抗议,狗也在旁边狂叫,老汉在窗口愤怒地斥责孩子。


▲《静物与奶酪》
水果,面包和奶酪都按种类分组,桌上铺着昂贵的锦缎桌布,让人咋舌的现实幻想,看着比较容易就鞥触摸到桌子的边缘,Claesz.vanDijck是排名荷兰静物画的先驱者之一。


▲《以撒赐福雅各》
《圣经》叙述了雅各假装是他哥哥以扫,骗自己失明的爸爸赐予以扫的祝福,他模仿以扫多毛的手臂而穿动物的皮手套,这个想法来自图中床后他们的妈妈丽贝卡。弗林克(GovertFlinck)从伦勃朗206747000